பதிவின் பக்கங்கள்: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
Off topic: 旅游见闻 Travel Broadens One's Mind இழை இடுபவர்: David Shen
|
David Shen யுனைடட் ஸ்டேத்ஸ் Local time: 13:15 ஆங்கிலம் - சைய்னீஸ் + ... தலைப்பை ஆரம்பித்தல்
上接周丹来美参观名校的话题,这几天看到有则关于美国大学学费的报道,拿来给大家看看:
许多读书人会想了解学费多少,下文可作参考:The Most Expensive College in Every State (全�... See more 上接周丹来美参观名校的话题,这几天看到有则关于美国大学学费的报道,拿来给大家看看:
许多读书人会想了解学费多少,下文可作参考:The Most Expensive College in Every State (全美各州最贵的大学)
https://www.msn.com/en-us/money/careersandeducation/the-most-expensive-college-in-every-state/ss-BBHanRh?li=BBnb7Kz&fullscreen=true#image=1
我必须说明几点:
1. 这篇文章中所列学费都是对美国居民的收费标准;对外国留学生(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收费远高于美国本地人。这一现象是全美政策性的规定,而并非是某所学校自己开的价,但每所学校对外国留学生收的学费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对美国人收费高的学校,对外国留学生要价也相应地贵些。
2. 我本人没在美国当过学生,所以很多方面没有体会,但从我小孩们的大学经历中略知一、二。拿这篇文章来贴这里,只是作为翻译同行之间当作闲谈,别指望我能对真的要出国留学的人提供任何建议。若误人子弟,咱可担当不起。
3. 美国名校并不一定贵,就看你能否进得了。因为这个名单中的50所大学,有的我连校名都没听到过,可称名校的不过5-6个,而且这几个所谓的“美国名校”大多是艺术类的,如罗德岛设计学院,芝加哥艺术学院,马里兰艺术学院,和加州艺术学院。我所知的也就这么点。
4. 除了学费,学生的住宿和生活费学校一般都不管的。住的离学校多远多近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5. 应该关注一下每所学校的录取比例:有的只有30%, 有的高达90%。在美国,被学校录取后,选课程是很自由的,对我的感觉就像吃布斐时由你自己挑选,只要你吃饱(积累一定的学分能毕业)就行。正因为如此,选读什么课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如果一学期下来感到自己所学不对胃口,可以重新选择专业,不需太多手续,甚至转学到别的学校去读,而且你已经读过的学分也可转到新学校或专业。(就像你已经吃了小半碗炸土豆条,突然发现自己傻了,应该转到有牛排龙虾那边餐桌)。😁
[Edited at 2018-01-10 19:22 GMT] ▲ Collapse | | |
pkchan யுனைடட் ஸ்டேத்ஸ் Local time: 16:15 உறுப்பினர் (2006) ஆங்கிலம் - சைய்னீஸ் + ... |
David Shen யுனைடட் ஸ்டேத்ஸ் Local time: 13:15 ஆங்கிலம் - சைய்னீஸ் + ... தலைப்பை ஆரம்பித்தல்
老马:🙄
青花一曲走大都
老马听了不舒服
底款哪来书汉隶
低级错误太离谱
小周:🤔
我唱歌来你办博
真真假假谁在乎
咱俩不用多咋唬
就看观众那个多
方文山:😕
歌词创作非考古
前后韵律出效果
金石考据味枯燥
瓶花窗影细雨和
我评上述:
方文山的解释虽然合情合理�... See more 老马:🙄
青花一曲走大都
老马听了不舒服
底款哪来书汉隶
低级错误太离谱
小周:🤔
我唱歌来你办博
真真假假谁在乎
咱俩不用多咋唬
就看观众那个多
方文山:😕
歌词创作非考古
前后韵律出效果
金石考据味枯燥
瓶花窗影细雨和
我评上述:
方文山的解释虽然合情合理。作为作曲家他要抓的是语境。但毕竟年轻人底蕴薄了点。青花瓷是清淡素雅的,而汉隶仍有剑拔弩张之势。“瓶底书汉隶”确实没见过,但瓶体杯身用汉隶做装饰的多得很,多到现在美国的旧货摊上还常能见到文革前后有大量出口的用汉隶书写的毛主席诗词茶杯等,一两美元一个。
汉隶到底是啥样,先让让大家看看再说:它是汉代人写在竹木简上的,特点是字体扁平,撇捺横撑。这是现代人学汉隶的书法,不算太好,但特点较明显:
 ▲ Collapse | | |
pkchan யுனைடட் ஸ்டேத்ஸ் Local time: 16:15 உறுப்பினர் (2006) ஆங்கிலம் - சைய்னீஸ் + ...
|
|
David Shen யுனைடட் ஸ்டேத்ஸ் Local time: 13:15 ஆங்கிலம் - சைய்னீஸ் + ... தலைப்பை ஆரம்பித்தல் 小方谱曲还不错,考古不必勉强咯! | Jan 12, 2018 |
PK 我兄,
这篇长篇大论的解释,让人感到有小方专门请人回驳老马之嫌。
首先象我这样的看客对他们两位不分彼此,毫无偏见。所有评论只是想到那说到那。他们也不会到这里来看。就是看到也不会理睬,因为我的评论又算不了什么。一个翻译只求懂个皮毛,口译时不搭牢就行了。
第二,小方把”汝瓷“和青花瓷等同起来,那更是错上加错。
”汝瓷“是什么?它的特点是釉色青灰像鸭蛋,釉层通体透明,器皿上下一色,没有任何花纹装饰,什么花花草草都没有的。而汝瓷的上釉方法跟“浙江青瓷”上釉方法一样。后来宋徽宗喜欢“紫口铁足”的碎磁而放弃了原先的汝瓷去大力扶植官窑。
”汝瓷“是这样的:

不论汝窑、官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一层透明的釉层。透明釉也可以叫成青釉,而中国人这个“青”字,意思有很多;光指色彩的话,到目前为止谁又能说得清楚(用英语也好,汉语也好)到底是个什么颜色?(What the heck is it?)原上青青草 (Anywhere from light to medium green); 青藤来把枯树绕(We are talking about a dark green vine now, and) 把酒问青天 (if you are invited to Su Dongpo's party at night, that is dark dark grey; and if it is during the day, 青天 means sky blue.)
青瓷是 celadon, 最早的出在浙江绍兴与宁波之间的上虞附近,时在战国末,特点是透明釉。象样的青瓷要到后来丽水地区龙泉县哥弟俩的哥窑、弟窑,时在宋初。
言归正传:“青花瓷”又是什么?中间多了个“花”字,可指的跟“青瓷”就完全是不同的产品种类了。没错你上面图中的都是青花。如不看图,用中文说不清楚的话,咱们用英文来说如何?
青瓷=Celadon,a ware with a clear coat of transparent glaze, usually light green or yellowish green.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a ware decorated with patterns and motifs drawn in cobalt blue, on a white ground. (关键是 cobalt blue 钴蓝色花纹)。
钴是关键的化学色料, 青花瓷瓶上画出来的花草是用钴料的。而青瓷上较厚的透明釉用的是什么料我懒得查,还得问问老孙,可能是铁粉料。
文中小方说他跟朋友之间交谈,从青铜到青瓷。。。我想他或是他的那些朋友非常可能把“青瓷”和“青花瓷”混为一谈了。一种是没有任何笔墨描绘的,另一种是蓝花纹白地的。个然后一定要找出“青花瓷”唐以前就有了,更是硬扯。要找几个带蓝色的破罐不是很难,但真正成品种批量生产的青花瓷一定是元代开始的,所以有“元青花”一说,后来的明清两朝做工越来越精致,却失去了元代青花的灵动随意和天真。
目前世界上最精彩的“元青花”收藏不在中国,也不在美国和欧洲,而是在土耳其的 Topkapi Palace in Istanbul,一整船的出口瓷沉那儿了!看来蒙古人骑在马上还可以,上了船只能听天由命了!
同样,写曲的把曲子写好就行了,人家评论,就说我只在乎歌词效果,不作考古,下次注意了。完了!
[Edited at 2018-01-12 06:50 GMT] | | |
pkchan யுனைடட் ஸ்டேத்ஸ் Local time: 16:15 உறுப்பினர் (2006) ஆங்கிலம் - சைய்னீஸ் + ... |
David Shen யுனைடட் ஸ்டேத்ஸ் Local time: 13:15 ஆங்கிலம் - சைய்னீஸ் + ... தலைப்பை ஆரம்பித்தல் 前天即时作评论,错怪人家了。 | Jan 13, 2018 |
PK 我兄,
谢谢你提供上述连接,这个较长的视频把汝窑瓷器说清楚了。
(嘟嘟复嘟嘟,more than what I want to know! 😁)
你上面第一个连接好像不全,点击后,说网页不存在! 不过没关系,想必买得起这种东西的人。不会来 ProZ.
昨天又浏览了一下方文山的那篇长文,发现他没有将“青瓷”和“青花瓷”相混淆。而我前天文章没看完就当场作评论,我错怪人家了。对不起!
http://www.ruci.net/show.aspx?id=1037&cid=6
我得再好好读读那篇文章,然后要花点时间搞清楚我为什么会看走眼。以其说是为自己看错找个理由,倒不如说要分析一下我为什么会看错的原因。
[Edited at 2018-01-13 18:53 GMT] | | |
Zhoudan Local time: 04:15 ஆங்கிலம் - சைய்னீஸ் + ...
老沈:
我偶尔看看电视台的鉴古节目,专家经常会提到古玩的包浆,甚至认为古玩洗掉了包浆就不值钱了。我在纽约MET看到,古埃及、古希腊的出土文物都是干干净净的,看上去很新。我问埃及馆的工作人员,这些石雕是不是真的。工作人员说都是真的(They are all original)。你说,这包浆到底重不重要? | |
|
|
pkchan யுனைடட் ஸ்டேத்ஸ் Local time: 16:15 உறுப்பினர் (2006) ஆங்கிலம் - சைய்னீஸ் + ... |
David Shen யுனைடட் ஸ்டேத்ஸ் Local time: 13:15 ஆங்கிலம் - சைய்னீஸ் + ... தலைப்பை ஆரம்பித்தல்
周丹,
包浆当然重要啦!不过你这个问题很大,有好几个方面, 我眼下能想到的:
1__“包浆” 是中国古玩界的概念,比西方考古界所指的 patina 内容更宽泛。西方人讲的 patina 只限于金属青铜上的氧化层,及木制家具上的光泽 sheen, or an oily film. 而那些在手上把玩出来的茶壶、玉器等物上的包浆,砚台、字、画等种种文物的品相,以及中国人对这些微妙的东�... See more 周丹,
包浆当然重要啦!不过你这个问题很大,有好几个方面, 我眼下能想到的:
1__“包浆” 是中国古玩界的概念,比西方考古界所指的 patina 内容更宽泛。西方人讲的 patina 只限于金属青铜上的氧化层,及木制家具上的光泽 sheen, or an oily film. 而那些在手上把玩出来的茶壶、玉器等物上的包浆,砚台、字、画等种种文物的品相,以及中国人对这些微妙的东西之讲究,他们是望尘莫及的。
2__对收藏者来说,“包浆”上面有不可复制的信息,是鉴别古物的重要依据。一下洗掉了,往往就真伪难辨了。Because the process of patination can not be reproduced, it comes only with time, just like the Chinese saying: 日久见人心。
3__你在纽约大都会里看到的,古埃及、古希腊的出土文物都是干干净净,并不是西方人不懂“包浆” 的重要,而是他们的博物馆系统历史悠久,机制严谨,每个博物馆都有一个强大的 Conservation Department (文物保护修复部), 他们对文物保护所奉行的准则就是以科学为依据。那些东西该清洗,那些只能“清”不能“洗” 有十分详细的规定。这些规定不光是行政命令,而是有一套套的成文书和专门教材的。因为行政命令的话,今天张馆长,明天李馆长。两个馆长不一样,你是听爹还是听娘?
这三个方面,面面都可深究。比如说,古董到了你手里,要不要洗?就看你接下去想拿它作什么用。如要拿来出售的,那千万别洗!那些造假的想方设法要把它做旧还不一定像。如是自己拿来用的,那人家喝过的古董茶壶,我得洗洗干净再喝。😁
Zhoudan wrote:
老沈:
我偶尔看看电视台的鉴古节目,专家经常会提到古玩的包浆,甚至认为古玩洗掉了包浆就不值钱了。我在纽约MET看到,古埃及、古希腊的出土文物都是干干净净的,看上去很新。我问埃及馆的工作人员,这些石雕是不是真的。工作人员说都是真的(They are all original)。你说,这包浆到底重不重要?
哟! 刚看到你 PK 大书 为此题 提供图片了,比我早一分钟回答了,谢谢!
[Edited at 2018-01-15 19:00 GMT]
[Edited at 2018-01-15 19:01 GMT] ▲ Collapse | | |
pkchan யுனைடட் ஸ்டேத்ஸ் Local time: 16:15 உறுப்பினர் (2006) ஆங்கிலம் - சைய்னீஸ் + ... |
pkchan யுனைடட் ஸ்டேத்ஸ் Local time: 16:15 உறுப்பினர் (2006) ஆங்கிலம் - சைய்னீஸ் + ...
包槳
包浆的构成
其实,玉器、印石、铜件、砚台、瓷器等传世古玩之所以会呈现“包浆”,缘由之一,是由于人们临时把玩、擦拭的后果。因为不计其数次把玩和擦拭,把这些器物外表磨擦得非常腻滑,因而变得光鉴可以照人了。也由于这缘由,一些小器件,如玉佩、鼻烟壶、砚台、印章、核桃雕件等等,人们把玩、擦拭、运用得愈加频仍,“包浆”也愈�... See more | |
|
|
David Shen யுனைடட் ஸ்டேத்ஸ் Local time: 13:15 ஆங்கிலம் - சைய்னீஸ் + ... தலைப்பை ஆரம்பித்தல் 《有感于大多会的埃及古迹收藏》 | Jan 15, 2018 |
pkchan wrote:
大多会博物馆我去过多次,这是大约十年前参观其埃及,希腊古迹收藏时的感想:
《有感于大多会的埃及古迹收藏》
中国古人早有云,
举头三尺有神明。
挖人祖坟太缺德,
埃及王陵来印证。
五世伯爵开那封,
自仗有钱敢横行。
图坦卡蒙派一蚊,
咬死你个盗墓人。
The man who dug Tutankhamun out of his grave:
George Herbert (1866-1923), 5th Earl of Carnarvon
 | | |
Fargoer கனடா Local time: 14:15 ஆங்கிலம் - சைய்னீஸ்
pkchan wrote:
[Edited at 2018-01-15 19:34 GMT]
完全忘了那两个字怎么写。 | | |
pkchan யுனைடட் ஸ்டேத்ஸ் Local time: 16:15 உறுப்பினர் (2006) ஆங்கிலம் - சைய்னீஸ் + ... |
பதிவின் பக்கங்கள்: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